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师院“后方”的奉献之歌
发布时间:2022-03-21 09:16:36

疾风知劲草,抗疫见英雄。像坚守岗位的“前线”领导老师一样,在师院“后方”,也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平凡人。在校党委、社区党委和士林府第小区物业统筹协调下,居住在保障房小区的干部教工志愿者,冲锋在前,昼夜奋战,科学调度,贴心服务,解除了490多名在校教工的后顾之忧,为500多名位教师网上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生动诠释着“师院精神”“师院温度”,谱写了一曲抗疫奉献之歌。



                                                            “操心大叔”

“张经理10来天没回家!”指着正打字的一位平头男子,在物业接收捐赠被褥的后勤处副处长徐晨赞道。是啊,作为盛唐鑫运联合物业公司项目经理,小区“大管家”张强的日常工作事无巨细,时无闲暇;疫情袭来,“小区防控责任人”的工作量剧增。看着52岁的张强头上的白发,疲倦的面容,了解内情的职工和居民无不感动。仅做核酸一项,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凌晨4点多,核酸检测医务人员开始联系张经理。手机一响,他就睡不着了,谱算迎检工作。刚开始时间不固定,有时医务人员6点已到,有时8点才来。如果8点开做管控区教工,到10点半收箱。接下来就是跟特需教工联系,登门为老人检测。他一人带着医务人员去,一般在12点左右结束。午饭后稍作休息,他又带着医生去封控区那几个单元,让那些“有情况”的教工一家家下楼做,做完一户上楼后,再打电话让另一家下楼……等全部人员做完核酸,最晚的一次已凌晨1点。3月14日封控单元解封前,其基本工作就是完成社区工作,以带路人身份陪做核酸。令人感动的是,无论核检还是去送生活用品,张强经理总是“独立完成作业”,从未让一个保安员代办。他说:“就让我一个人来吧,如果出问题也简单。”“每一次上楼核检,张经理都先排好秩序,有序下楼,既不会闲等,也避免聚集,真是细致周到。”作为校方负责小区管理服务的代表、后勤处副处长徐晨热诚表扬。

张强经理的敬业精神,小区教工耳闻目睹,众口好评。是他,骑着三轮车拉着蔬菜包,一次次吃力地挪开封控单元门口的青石,把菜按照名单送进去;是他,一次次在核检现场指挥维持秩序;是他,手机频繁的接打中,一个个通知马上传达、一项项任务迅速落实,忙时手机一天充两次电。至于为说服内部人员外出、外部人员想进,发生了多少“故事”,化解了多少“郁闷”,只有他自己知道。

“服务永远要真诚。”正像其微信签名一样,在张强领导下,忙、累、勤、快的管理服务人员,为大家营造了一个安全文明的环境,换取了大家的健康和轻松。

“热心胖姐”

作为妈妈,她本可以过着“小武和武妈的幸福生活”,但疫情当前,她毅然舍小家顾大家,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和在大禇村回中任教的丈夫林少亮一起,双双加入志愿抗疫行列。

3月9日上午,“士林府第”小区第一次全员核检现场,一位声音洪亮的中年女性跑前跑后,帮老助小,答疑解惑,热力四射。不认识的还以为她是社区干部呢,其实她是商学院教师张红岩,一位直言快语的“热心胖姐”。像所有志愿者一样,张红岩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协助医生帮助居民做核酸,二是做小区物资供应工作。10多天日以继夜的工作证明:她完全胜任,获评全优。

提起张红岩,商学院党总支书记毕卫华一通表扬:“红岩老师是个好同志。她是国际商务教研室主任,担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她是学院有名的热心肠:2020年疫情期间,一般是干部和坐班人员值班,她主动要求加班,又上课又值班,一个人当几个人用。”两年之后,沧州疫情复燃之际,热心公益的张红岩又坐不住了。小区住户物资供应群里,她作为群主,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不厌其烦,热情答复,科学调拨,井然有序。一位邻居说,有的小区购物群,因众口难调,不堪忙乱,群主换了一个又一个……可咱们的张红岩、邱粤、郭颖、马红丽、韩旭等群主,有爱心又有耐心,一天从早忙到晚,手机响不停,没一个辞职,数百群友热心订购,无一人退群。看到商学院给她做的小视频,她在朋友圈留言:“有点小兴奋、小骄傲呦,继续加油,疫情不退我不退。”面对记者,她坦言“想法很简单,没啥高尚的情操和升华的思想。”

如果说,师院的“前院”主要是围绕学生解决学习问题,那么,校园的“后院”就是围绕教师解决教学问题。以张红岩等为代表的“后援团”,用高度的责任心、高超的智慧和高质的服务,赢得了682户邻居由衷敬佩和真诚感谢,为居家上课的教师送上了一颗颗“定心丸”。

“爱心大家”

发生在师院保障房小区的爱心捐赠,是我校抗疫中的感人一幕。

热心教工踊跃捐赠被褥

“因封控管理,采购不便,校区工作人员急需被褥和防寒服,希望保障区教工把闲置的被褥捐赠出来,解决燃眉之急。”师院各微信群里,被“封”在校的校工会主席韩希民代表学校发出《通知》后,立刻在小区引起热烈反响。从校领导、教职员工到家属,从校内人员到租住户,纷纷忙碌起来:有的翻箱倒柜,有的清洗熨烫,有的电话联系,有的叠好打包,大家把选好的被服快速送到物业办公室。一上午,小区8座楼到大门口的道路上,抱着被褥的人络绎不绝,汇成了一条条爱心河流。机电学院鲁明珠5件、刚建华6件,齐越传媒学院闫锦婷4件,美院王雪4件,财务处刘秀萍6件……为了提高效率,也为防疫安全起见,4号楼住户在杨建筑老师倡议下,“组团”收集捐赠物,第一时间派代表送到物业,体现了“师院速度”。快退休的化学系王瑜教授上午就捐了5件,听说还不够用,下午又亲手做了4件交到物业。“为了赶活,王老师的手都磨破了。”正在统计捐赠物品的工会副主席张宝棉疼惜地说。“说王老师是暖心大姨,一点也不差。”物业客服中心主任王玉娥笑着说。

据统计,除被褥外,教职员工捐献的还有床单、被罩、枕头、海绵垫、毛毯、羽绒服,很多都是崭新的。更有马文丽老师等一些细心的教工,捐献被服之外,还奉献了一大批小件生活用品:如面巾纸、牙刷、牙膏、剃须刀等。

事后,受校党委委托,工会主席韩希民发表热情洋溢的感谢信,高度赞扬师院人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爱心行动。接到“后院”捐献的御寒被服,师院后勤服务中心主任李金鑫激动万分:“即使去采购,也搞不到这么多,这么全,我代表300多名职工表示感谢。在校人员一定搞好服务,为校区11000多名师生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师院都是一家人。为了学校发展,为了学生安全,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向未来!”抗疫志愿者带头人、继教部党总支书记刘忠才在微信群发表的一篇题为《感动了》留言道。

红心“马甲”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3月9日成立的“亚龙湾社区师院保障房志愿防疫群”,就是由一批“挺身而出”的凡人组成的“爱心联盟”。用“愿做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形容师院保障房小区志愿者,恰如其分。在10多天的紧张忙碌中,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计名利,热诚服务,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作了生动的注脚。

流动的“马甲红”是小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自打小区封控的3月9日起,作为党员干部,刘忠才、徐晨就遵照上级部署,主动来物业报到,与张强和刘景周等人挤在物业办公室兼防疫指挥部,成为小区居民的主心骨。大家集思广益,决定建一个志愿者群,核酸检测和居民生活提供保障。

该群成员由师院教工及家属、租住居民和物业人员组成。其中,夫妻热爱公益的林少亮、张红岩,父女爱心接力的商立中、商雅楠,姐妹携手抗疫的马红丽、马文丽,充分证明这是一个凝聚着亲情爱意和强大实力的“志愿联盟”。众多志愿者中,赴孟村扶贫的校保卫处副处长张金峰、师院高压电运行主管、保障区电力负责人韩忠达、“校园发明家”杨建筑、“师院摄影家”冉德峰等20多名优秀教职员工赫然在列。许多在市委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教工家属也加入了志愿队伍:市委宣传部韩长松,市老干部局刘永胜,市发改委王锡军,市文联王秀云,市公安局交警队的赵文成,市农业局王晓明,沧州海关廖燕朝,市审计局孙宝柱、刘崇升,市规划局贺艳,市规划设计院许江峰,市供排水集团高峰,海江集团崔志浩等。

如果说,刘忠才、刘景周是小区抗疫指挥部的主将,张强经理是抗疫先锋队的“中锋”,张红岩等志愿者是前锋,那么邱粤等志愿者就是“全能后卫”。“邱粤老师每天都来。”张强称赞道,“他能快速补位,话语不多,干活最有眼力。”随着张强手指的方向,果见一位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身体健壮的小伙子正提着称好的鸡蛋,小心地递给预定者。“每天他早早来到现场,干着干那。”刘景周补充道。邱粤,这位微信昵称为“宽厚的肩膀”的体育教师,无愧志愿者队伍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把平凡的工作干好就是不平凡。每天上午,广大志愿者有的穿着雪白的隔离服、戴着紧绷的医用防护面罩,现场为主检医生当助理:有的穿着鲜艳“红马甲”,维持队伍秩序,逐人查验市民马、测体温,帮不会用手机的老人找到“代理人”……一个个忙得热火朝天,嗓子冒烟。下午,他们又在小区门口当蔬果肉蛋粮油百货转运员。一连10多天,不计晴雪寒暖,有时甚至忙到深夜。

“现在,抗疫志愿群越来越火,红马甲快不够用了。刚建群咱们才10来人,现在已43人了!”说起教工的爱心被志愿者点燃,群规模快速扩张,群主刘忠才颇有一种“咱们的队伍势力壮”的自豪。

据刘景周介绍,从3月14日到19日,仅通过“小区物资供应群”调拨的食品就有:蔬菜920斤、鸡蛋760斤、水果600多箱、肉650斤(猪肉450斤,牛羊肉200斤)、面粉75袋、食用油66桶、调味品19箱、挂面86包、鱼260斤,另有不可计数的日常用品。这些食品全系通过校方联系的正规渠道,新鲜安全,货到付款。“大家购物自愿,俺们手不沾钱,完全是响应学校号召,做好服务工作”。说着,刘忠才电话又响了,果然又有“活儿”。

万事俱备 只等核检

限于人力,2个医生6个助理,是小区核酸检测的标配。医生是校外专业技术人员,助理全由志愿者担当。“今天当助理的,是邱粤、礼涛、贺艳、许江峰、江瑞霞、徐兵兵。”3月20日上午,核检现场指挥刘忠才指着一位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大个子介绍着。“他叫礼涛,河北省南运河河务中心干部,他70多岁的母亲是国务院高级专家,前两天下雪时摔骨折了,正在住院。礼涛通过手机视频了解母亲病情,每一次看到母亲躺在病床上输液,他都湿着眼眶。可他当着志愿者,疫情防控又紧,他多想去看看,可去不了啊……”说着,刘忠才也动感情了。

物业人员、抗疫志愿者全心全意的工作,不但赢得小区住户一致好评,也赢得第六批核检医生、黄骅市官庄卫生院姜同岭大夫的高度评价:“师院各方都很给力,检测秩序好,完成速度快”。前来检查的亚龙湾社区党委书记王思超,热情表扬“士林府第工作做得细,是最让我们放心的小区。”

疫情无情人有情,静心湖畔汇群英。作为校史上温暖的一页,2022年3月,师院人团结抗疫的奉献之歌,必将唱响立德树人、科教兴国的时代主旋律,鼓舞广大师生励志前行!

志愿者合影

文:刘用良

排版:张钲晴 马宇婧

编辑:甘泉

审核:赵振岗   何渔阳

版权所有:沧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